魚糜水分檢測方法/生產工藝,介紹
一、簡介
魚糜制品在我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項古老的加工技藝,在中國烹飪史上相傳已久。一是種新型的水產調理食品原料。將魚糜斬拌后,加食鹽、副原料等進行擂潰,成粘稠的魚肉糊再成型后加熱,變成具有彈性的凝膠體,此類制品包括魚丸、魚糕、魚香腸、魚卷等。由于它調理簡便,細嫩味美,又耐儲藏,頗適合城市消費,這類制品即能大規模工廠化制造,又能家庭式手工生產。即可提高低值魚的經濟價值,又能為人民所接受,因而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水產制品。
二、加工工藝
工藝流程- 原料魚 -處理 -采肉 -漂洗 -脫水 -碎肉- 加副材料-擂潰- 成弄 -加熱 -冷卻 -制品。
三、檢測魚糜的標準
1、水分的檢測儀
2、PH檢測
3、雜點的檢測
4、白度的檢測
5、魚糜彈性的檢測
6、魚糜折疊的檢測
注:早起采用手工來檢驗魚糜品質的方法就是將煮好的魚糜切片,然后重復折疊,折疊的次數越多,質量也就越好。不過現在這種方法基本上淘汰掉了。
四、魚糜水分檢測
檢測魚糜水分的儀器一般是使用冠亞生產的SFY-80Y魚糜快速水分檢測儀,一般檢測魚糜水分的時間在10分鐘以內。取冷凍或未速凍的魚糜,放的樣品盤上,需要說明的是,冷凍后的魚糜和未急凍前的魚糜水分是有一點差別的,同樣的一個樣品,急凍后魚糜的水分會比未急凍的水分可能要高1%。
五、魚糜檢測辦法
1、是用工具(刀)砍一塊下來,再用刀剁碎,這樣需要一點時間解凍。
2、是使用木匠用的小推子,刨下來,這樣你要多少就刨多少,不用解凍,直接就可以檢測了,因為它很薄。
六、魚糜雜點檢測
將完全解凍后的魚糜放進盡量薄的尼龍袋中,再用類似于搟餃子的工具或玻璃棒也行推平,然后把袋子對著光就可以看到樣品中的雜點和魚筋的情況了。如果是在桌面上推,就是推薄了,也無法看到雜點情況的。
目前魚糜制品產業的前景主要取決于原料的實用性。一些大公司發展的目標就是增加產品的實用性,如改善加工技術,穩定產品價格,開發新產品,改進加工工藝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