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活度儀
水分活度儀GYW-3G可廣泛應用于一切需要快速測定活度的行業,如醫藥、化工、食品、糧食、飼料、種子、菜籽、煙草、茶葉以及紡織、農林、造紙、等行業中的生產過與實驗過程中。
水分活度概念
水分活度概念自從1957年被提出之后,在食品保藏方面得到很多應用[1]。水分活度定義為物質中水分含量的活性部分或者說自由水。水分活度被認為是產品穩定性的一個重要指標[2]。通過適當的方法(包括干燥、大量的糖或者鹽與水的化學結合)控制水分活度在低水平達到產品長期保存,這種方法在民間被人類長期使用。從微生物的角度來說,控制水分活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水分活度與水分含量關系
藥品中的水分含量一直是藥品質量控制的重要部分。由于劑型的限制,在中國藥典2015版中,只有表1中列出劑型通過水分測定(通則0832)或干燥失重(通則0831)來檢測藥品中的水分含量[4]。
水分活度(aw)是材料中水的蒸汽壓(P)與在相同溫度下純水蒸汽壓(P0)的比值,公式所示aw =P/ P0=ERH(%)/100。當蒸汽和溫度達到平衡狀態時,水分活度也等于在一個密封的測量條件下材料周圍空氣的相對平衡濕度(ERH)
水分活度從完全干燥的0.0 aw到純水的1.0 aw。為了好理解,水分活度被描述為自由水,而相應的結合水就被排除在水分活度之外。但是,隨著理解的加深,產品中并不存在完全自由的水,只是結合的緊密度大小而已。從這種意義來說,水分活度描述為產品中水結合緊密度的測量更為準確。

水分活度與微生物
表2中列出了常見微生物增殖所需最低的水分活度[6-9]。大多數細菌需要在水分活度0.90以上增殖,除了需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多數的霉菌和酵母在水分活度0.77以上增殖。微生物增殖的極端水分活度在0.61。在藥品質量控制中,控制水分活度可以惡化微生物的生長環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但是必須指出其中的微生物依然存在
從終產品風險控制的角度來說,如果你的產品的水分活度在0.90以上,微生物污染的風險就有細菌、霉菌和酵母。如果在0.77-0.90之間,霉菌和酵母污染的幾率更大些,但是要關注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存在。如果在0.77以下甚至0.6以下,微生物污染的風險就相應變小,完全可以減少常規測試的項目?;谶@種原則,在美國藥典中,USP1112就是水分活度在非無菌產品監測上的應用[6],如表3所示。